台湾青少年自杀死亡率 增至每10万人7人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儿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于今年儿童节前夕发表「OECD家庭资料库:台湾家庭与儿少权益指标比较2024年版」,将台湾与OECD国家数据比较,数据揭示,台湾2021年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为每10万人4.5人,至最新统计的2023年上升为每10万人7人。
台大社会系副教授郭贞兰表示,报告书涵盖95项指标,台大聚焦于家庭与个人发展两主轴,发现台湾在儿少家庭组成、发展与权益上仍有其隐忧,尤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反映于自杀死亡率上升,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是未来政策制定的重点。
台大健康行为与社区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书森分析,研究发现年轻族群自杀率上升的同时,父母离婚率也略升,而网路使用率则呈现大幅上升,三者趋势呈正相关。再者,青少年族群对自杀的态度也有所改变,15至24岁多数受测者对自杀采正面态度,同意自杀是个人权利,「常模确实在改变」。
张书森指出,也因自媒体、社群兴起,青少年自我伤害的描述更容易在同侪间传播,名人的言论也更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影响。
张书森建议,应建立安全的网路使用环境,如规范网路、媒体、戏剧自杀相关内容,避免模仿效应,也应提供家长安全使用网路的方式,并利用网路提供求助资源与管道。环境上,则能限制致命的自杀工具,如推动校园防坠等。
调查也揭示,台湾家庭结构亦发生明显变化,夫妻家庭比率由2011年57%,至2023年降至52%;单人家庭比率则由10%上升至15%;单亲家庭比率从9%上升至10%。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长郑淑心指出,卫福部近期密切关注青少年自杀议题,前年推出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补助咨商、鼓励求助,去年再引进「心理健康急救」(MHFA),盼民众可以觉察身边亲友的疑似心理困扰。
「自杀并非单一因素」,郑淑心说,自杀受到多因素影响,不论是网路使用或是环境安全应该留意。卫福部近年起跟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合作,加强在脸书、Dcard等年轻族群使用率高的社群平台,加强自杀防治跟心理健康促进。
郑淑心举例,如社群平台言论提到自杀想法,平台会显示心理健康促进训或是求助管道给使用者;若是危急状况会通报警方处理,已经警政署建立通报流程,希望透过网路中转介通报机制强化,减少憾事发生。
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吴齐殷指出,近年世界各国均面临夫妻家庭数下降,育有子女的家庭数亦降,台湾的数据与国际标准并无太大差异。台湾的单人家户近年亦续攀升,背后反映的也许是价值理念的选择,可持续留意,但不必对此感到过度恐慌。
吴齐殷也指出,面对家庭结构改变,欧美社会已有妥适的安排,如同居男女的后代同样可拥有正式的身分地位、受社会善待,台湾也能以此著眼,而非只担心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正在减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