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台湾移民故事纪录片 11人分享中台美三地近一世纪生命故事

「我生在中国,在那里住了12年,长在台湾并也住了12年,后到美国定居超过一甲子,你说我是哪里人?」欧阳杰在「明州台湾移民故事」(The image of Taiwanese people in Minnesota)纪录片中,分享自己走过中、台、美三地近一世纪的珍贵记忆。

明州台湾移民故事纪录片 11人分享中台美三地近一世纪生命故事

台湾线上图书馆日前举办「明州台湾移民故事」的纪录片试映会,这部影片集结11位住在明州的台湾长辈,分享他们来美前后的生命故事,以及想要传承给下一代的人生智慧。参加的受访者会后更说出了更丰富的个人台湾记忆。让受邀与会的其他族裔,首度对台湾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该计划从采访到影片剪辑完成费时一年,受访者年龄最高的欧阳杰已经92岁,当年坐便宜的货船到美国。他回忆起二次大战时日本占领福州。他说,妈妈有天突然发现抽屉底层还有一张父亲穿军服的照片,隔天日军就到家里来翻箱倒柜。欧阳杰说,如果前一天没有发现并烧掉那张照片,可能全家都没命了,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

二次大战时,在台南乡下出生长大的受访者王玉安说,那是一段非常艰辛的时期,受日本统治的台湾,被美军轰炸得破破烂烂。试映会当天,她第一次看到其他受访者的各样人生遭遇时,让她感动落泪。

影片结束后,很多观众好奇为何早期台湾移民都是来美国读书。长辈解释由于当年台湾政府规定,因此能来美国的人要能通过留学考试,所以早期的台湾移民多是学业优秀者。

受访者Susan说,在台湾一直觉得自己很独立,但是来美后第一次遭逢不熟悉的环境而备感思乡。由于当年国际电话费昂贵,她先写信告知台湾家人打电话回家的日期和时间,但往往电话一接通,她就一直哭泣到说不出话来,三分钟的电话费就要5元,而那时汽油一加仑才0.4元。

受访者在影片中也分享来美后的工作与脱胎换骨的生命历程:如何适应、改变、脱离压抑,进而得到心灵自由的释放。

观众挪亚说,他注意到这些受访者的共通点,就是勤奋且具有韧性。他说,美国学校不太教导世界历史,透过这部影片使他有机会看见台湾的文化多元性。

华洋观众们均表示,这部影片不只是历史纪录片,更淋漓尽致地呈现每个受访者的独特观点,不仅使他们见识到台湾移民的生命力,也带给他们跨文化的认同感。还有人说,看完使他们很想去了解家中长辈的故事。

avatar

知识博士 管理员

发布了:17139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