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凌晨月全食将长达65分钟 美洲各地肉眼可见
本月14日凌晨,美洲与东太平洋上空将出现长达65分钟的月全食;月全食期间,月亮将变成一颗棕红色球体。
华盛顿邮报报导,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就会发生月食;此时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仅有穿过地球大气层的部分光线能够抵达,使月亮呈现棕红色。
欣赏月食不需要双筒望远镜、特殊器材或护眼装置,只要用肉眼就能观赏。
一名天文爱好者正在等待月全食发生。(美联社)
此次月食自美东时间14日凌晨1时9分开始,全食会在凌晨2时26分发生,持续到凌晨3时31分,而此天文奇景预料在凌晨4时47分结束。
欧洲虽然看不到3月上旬的月食,但欧洲与亚洲大部分地区9月7日晚间可欣赏另一场月食。
月亮并非恒星,无法自行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光,让地球人看见皎洁月亮;然而,地球每年会经过日、月间数次,阻挡阳光直射月球。
月食期间,部分太阳光会在地球边缘弯曲,穿过大气层;加上阳光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散射情况会更明显。
较短波长的蓝光、紫光会被散射开来,只留下红光和深橘光;这也是日出和日落的天空呈现橘色的原因,正是因为太阳从低角度照向地平线。
月食(eclipse)大约每六个月发生一次,日食也是如此,且月食和日食通常间隔约两周出现。
就全食(total eclipse)而言,任何地点平均每两年半就能看到一次月「全」食;日「全」食则极为罕见,机率降至每375年一次。
月食期间,由于地球与月球的位置较接近,在月球本影区的地球人都能看到月全食,在月球半影区内的地球人则可看到月偏食。
反观日食期间,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较远,影区范围较小,因此能够看到日食的人数也相对较少。
上一篇
西南航班女乘客起飞前脱光光来回走动 25分钟后才被制止
2025-03-07
下一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