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朝贡团若上谈判桌 别让川普分拆了台湾
赖总统宣布要和美国从「零关税」开始谈判,并组成「投资美国国家队」。全球50多国正排队挂号与美谈判,白宫证实台湾已联系美方交涉;绿委甚至力荐,由前总统蔡英文或副总统萧美琴代表前往谈判。从股灾、砍单开始,到关厂倒闭、无薪假、裁员失业,这些问题即将接踵而至。台代表团上了谈判桌,真的不会把国家核心利益拱手让人吗?
BBC报导质疑,台积电加码投资美国3兆台币,却换来32%高关税,台湾还有何筹码和川普谈判?严格说来,赖总统派出的团队任务是「纳贡」,而非谈判。他的5大策略再次出现「谈判前奉送筹码」的荒谬逻辑,明明主张争取零关税,却先承诺扩大对美投资,所有产业都可加码投资美国。底牌都掀光了,还能用什么条件争取零关税?
川普欢迎各国领袖来谈,但强调要「付很多钱」。白宫资深贸易顾问纳瓦罗说,「别想降关税就了事」,直言「非关税欺骗」才是问题所在。赖政府要求降税,须先搞清楚,美国认为台湾的「欺骗方式」是什么。否则,白白牺牲产业献上零关税,搞垮台湾经济,仍填不满川普的无底洞。
国际间诸多分析指出,「对等关税」创造美国财政空间和就业机会,川普则利用关税杠杆改变地缘政治秩序,利用关税谈判攫取美国利益。例如,针对东南亚国家,要消除中国洗产地;和日本谈,要汽车制造回到底特律。简言之,「付很多钱」可用各种方式收取,未必是采购。台湾对美巨额顺差主要来自半导体及资通产业的出口,这些无法靠采购武器、农畜产品和天然气扺帐,也非川普的目的。
台积电承诺赴美投资1000亿美元,丝毫未能满足川普的欲望,反而升高了他搜刮台湾的企图。川普在关税记者会继续数落:「台湾夺走我们所有电脑晶片及半导体」。其后,财长鲁特尼克受访透露,关税政策尚未纳入半导体,川普仍在思考美国如何夺回晶片制造主导地位。鲁特尼克说,「美国无法拥有全球的产业链,但出于国安考量,必须在某些关键领域增加本土生产的比重」。他以苹果手机为例说,「为何手机非得在台湾或中国制造?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在美国生产?川普说这些东西以后要在美国制造。」
由此可见,川普除看重台湾半导体业,还有自动化的资通产业。事实上,在拜登时代,台湾电子业者为响应美国「民主供应链」,已有一些从大陆转赴美墨及东南亚设厂,这些业者是以整合上下游代工,包办设计到后勤管理的专业电子制造服务EMS,如鸿海、广达等;这也是台湾高科技制造业最重要的价值链。川普关税新政,将加速他们把产线迁往美国。
换言之,川普并不急著和赖政府谈判,因为关税大刀已取得成果。赖总统该担心的,反而是高关税对台湾产业结构与经济成长的伤害。
继中国大陆、加拿大之后,欧盟也推出第一波对美国关税的报复行动,英德等国也在酝酿中。关税大战烽火引燃,全球经济情势迫近悬崖。高科技产业大多是跨国企业,不需政府协助,反而传统制造业与农业深受关税海啸冲击,对经济萧条更无力承压。可叹的是,赖总统还没谈判即自掀底牌,不知道关税战只是第一波海啸,后续还有经济海啸将袭来,政府却毫无意识。
川普正借由关税战「分拆」台湾,搬走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恶化产业结构。可怕的是,赖清德却一心一意想要满足川普的贪婪,暴露他「台湾价值」思维的空洞。(转载自联合报社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