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拥35兆房屋净值 却感觉「手头更紧」
华尔街日报(WSJ)分析,股市下跌之际,房屋净值(home equity)持续上涨,对于拥有房屋的民众来说更显重要;根据统计,美国人总共持有35兆元房屋净值,但要付出的代价则包括房地产税(property taxes)愈来愈高、借款面临更多限制。
2021年,萨瓦吉(Rocco Savage)与弗罗瑞斯(Nikole Flores)花了87万5000元,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岸(Miami Shores)买下一栋1800平方呎住家,后来加盖游泳池、凉亭。随著房地产市场欣欣向荣,如今房子市价已涨至大约135万元。
扣除房贷之后,萨瓦吉住家的房屋净值为52万5000元,但自从买下房子之后,地税涨幅迄今已超过50%,每年要缴地税将近2万1000元。地税的高负担导致他们尽量删减可支配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
萨瓦吉表示:「如果地税继续涨,即使房贷缴清,感觉却像是在租房子似的。」
报导指出,美国人目前面临著一种奇特的矛盾现象:房屋明明累积了35兆元的财富,许多人却因为房子而感觉手头更紧。
从2020年初期以来,房屋净值成长将近80%,主要原因是房价大幅上涨。不过,房屋净值高代表著各种开销负担相对较高,例如地税。拥有大量房屋净值可能会降低学生申请大学财务补助时能获得的金额。另外,要将房屋净值变现颇为困难,高利率、高房价导致房屋销售趋缓,若卖房子要缴可观的资本利得税(capital-gains tax),则让某些民众宁愿继续持有房产。
川普总统祭出关税措施引起市场动荡,各界担心通膨恶化、经济恐将陷入衰退,愈来愈多持有房屋民众可能考虑动用房屋净值。然而,高利率、借款标准趋于严格则是实际层面的挑战。
房价开始降温,特别是最近几年涨幅最大的某些地区,如此一来虽然会让房产税跟著降低,却让美国民众面临房屋财富还没动用就已缩水的窘境。
好几个世代以来,拥有房屋向来被视为通往富裕的可靠途径,但这个承诺如今恐怕难以维持。想尽办法终于一圆购屋梦想的许多民众,发现拥有房子之后并未带来原本期盼的财务回报,许多屋主依然觉得财务不安。愈来愈多持有房屋民众可能考虑动用房屋净值,然而,高利率、借款标准却是挑战。(美联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