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教宗生涯 方济各致力教廷改革与处理神职性侵丑闻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今天安息主怀,享寿88岁。在领导罗马天主教会的12年期间,他一直大力倡导怜悯与和平,同时致力教廷改革,并针对神职人员性侵问题采取行动。
法新社整理出方济各教宗生涯的主要成就、面临的反对势力,以及他的未竟志业。
● 处理神职人员性侵丑闻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2013年就任以来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神职人员性侵与掩盖丑闻。
2018年方济各访问智利,成为关键转捩点。起初他为1名遭控包庇年长神父性侵罪行的智利主教辩护,并要求指控者拿出证据。
后来,他坦言自己在此案中犯下「重大错误」,创下历任天主教教宗的先例。当时方济各召集智利的所有主教前往梵蒂冈,会后所有主教都递出辞呈。
同年,他剥夺犯下性侵行为的美国前枢机主教麦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的枢机头衔,并于2019年免除其圣职。
教宗还在2019年召开前所未见的峰会,听取受害者的声音,并承诺展开一场扫荡神职人员性侵的「全面战争」。
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随之而来,包括向世俗法院开放梵蒂冈档案,强制要求向教廷通报任何可疑性侵案件,以及任何试图掩饰的行为。
然而,由于告解言论仍无法公开,这点引发不满,部分人士认为方济各的改革力道不足。
● 外交
方济各任内积极出访,总计进行47次海外旅行,并优先造访他称为「边陲地区」的国家,也就是天主教徒为少数族群或遭边缘化的地区。
他经常呼吁恢复苏丹、加萨走廊与乌克兰等冲突热点地区的和平,并推动与其他宗教的对话,特别是伊斯兰教。
他也会带领梵蒂冈在幕后运筹帷幄,以推动外交成就,包括2014年促成美国与古巴关系正常化。
2018年,教廷还与中国共产党政府达成1项关于任命中国主教的历史性兼争议性协议。
方济各也屡次大声疾呼,盼乌克兰恢复和平,结果并未带来显著影响。事实上,方济各去年公开赞扬乌国境内「有勇气举起白旗并进行谈判」的人士,引发基辅方面的愤怒。
他对中东停火的呼吁也没有奏效。教宗去年12月谴责以色列对加萨的空袭是「暴行」后,遭以方大力抨击。
● 怜悯与社会正义
身为乐于亲近教友的自由派耶稣会士,方济各致力打造更开放的天主教会,尤其是对离婚、再婚及LGBTQ(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及酷儿)成员展现包容。
这种做法激怒了传统派人士,尤其是他在2023年允许在某些情况下为同性伴侣举行祝福仪式。之后由于非洲与美国教会的强烈反弹,梵蒂冈被迫澄清立场。
德国枢机主教穆勒(Gerhard Mueller)在2023年出版的著作中谴责方济各「教义混乱」。
身为在阿根廷的义大利移民后代,方济各一向坚定捍卫移民权益,曾公开批评美国总统川普的大规模驱逐计划。
教宗也积极推动环境议题。他于2015年发布具里程碑意义的通谕「愿祢受赞颂」(Laudato Si),呼吁全球加速应对气候变迁,并指富裕国家应负起最大责任。
●教廷改革
方济各任内曾对罗马教廷进行结构性改革,包括权力下放,提高透明度等,以提高一般教友与女性在教会内的地位。
这些改革于2022年纳入教廷新宪法,以重组梵蒂冈各部会架构。
方济各也著手整顿梵蒂冈不透明、充斥丑闻的财政,并于2014年成立经济秘书处,以打击贪腐,加强对投资与宗教事务银行(Vatican Bank,又名梵蒂冈银行)的审查,最终导致约5000个帐户被关闭。
教宗还对世界主教会议(Synod of Bishops)进行改革,将包括女性的教友纳为成员。至于是否允许女性担任执事等重大决策,将等到今年稍晚才会有结果。
方济各在教廷组织改革方面,同样面临强劲反对声浪,部分批评人士抨击他作风「专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