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战冲击 北京美式餐厅「明星食材」将消失 改用澳洲货
北京一家主打美式风格的烧烤餐厅Home Plate BBQ,员工们正在重新打印菜单。随著美中贸易战的持续升级,曾是菜单「明星食材」的美国牛肉即将被全面替换,走下餐桌。另外,不畏关税冲击,一家企业失去美国订单后海外订单量竟然多了。
法广网报导,Home Plate过去所用的牛肉几乎全部来自美国,但如今越来越多地转向澳洲进口。该店每月大约使用7到8吨牛腩,而当冷库里剩下的美国牛肉在未来几周内用完后,这家烧烤餐厅将全面改用澳洲牛肉。
路透报导,美国牛肉是这场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贸易争端中的「牺牲品」之一。在贸易战爆发之前,美国牛肉本就价格不菲,而在北京对美牛加征125%报复性关税、叠加原有的22%关税之后,其价格几乎变得高不可及。
报导指,尽管美国牛肉对华量出口每月约1.25亿美元(约9.1亿人民币),在整体双边巨额贸易额中仅是极小一部分,但牛肉从北京餐厅菜单上的「消失」,可能预示著更多商品未来的变化。
报导指,美国牛肉在此次贸易战前就已出现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美国多年来干旱天气导致牛群数量缩减至195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导致肉价格上涨,尤其在中国经济疲软、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
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到今年3月,美国牛腩价格上涨近50%,而关税落地后,价格更是飙升,部分供应已经枯竭,成本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澳洲则正积极填补这一空缺,提供价格更具优势的牛肉—包括价格比美牛便宜约40%的牛腩。
另据快科技报导,浙江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力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约16%。慈溪一家家电企业负责人表示,眼下美国订单没有了,但企业放宽了接单的数量要求,近期海外订单量有小幅增长,目前原本以美国订单为主的生产线已经排满了其他国家的订单。
这位负责人也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他们有足够的应对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