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关税即起生效 中对美农产品征税 被认为针对川普选民
为报复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中国今日起对美国小麦、棉花等农产品征收10%至15%的关税,美中贸易战持续升温。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使美国增加关税,依然抵挡不了经济规律发挥作用。他并称,「即使未来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各个国家总是要消费、投资的,我们的出口会继续增长」。
综合媒体报导,美国总统川普自重返白宫,宣布了一系列关税措施,其中又以中国为大宗。作为报复,北京从今日起对美国数种农产品征收10%至15%的新关税。其中鸡肉、小麦和棉花将面临较高关税,大豆、高粱、猪肉、牛肉、水产品和蔬菜等关税则较低。
专家们认为,中国的这一报复性关税主要是针对川普的主力选民,同时保持足够的温和性,以使双方贸易协议仍有可能达成。
法广引述法新社报导,中美贸易关系紧张正值北京试图稳定本国经济的努力遇到困难的关口,一旦与美贸易战加剧,无疑是雪上加霜。中国内需不振、房地产危机以及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都是令北京头痛的棘手问题。在贸易战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去年曾创新高的中国出口业可能也将遭受重创。
但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援引川普第一任期美中贸易战迄今的数据表示,虽然美国2018年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但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相比2017年仍然增长22%。他指出,中国生产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使美国增加关税,依然抵挡不了经济规律发挥作用,对美贸易还是继续增长」。
再看全球贸易,林毅夫表示,虽然总体增长乏力,但中国出口贸易保持增长,2024年相比2017年增长超过50%,他认为这再次体现了只要中国能生产价格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外部强加的关税不会改变贸易是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
林毅夫强调,中国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新质生产力发展好,持续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即使未来有一些不确定性,但各个国家总是要消费、投资的,我们的出口会继续增长。」反击美国加征关税,中国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鸡肉、小麦等产品,加征10%至15%关税。(中新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