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亲美?利美? 沈伯洋收巨额捐款帮谁办事

在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压力下,台积电宣布将扩大在美投资,除引发高科技产业与资金外流疑虑,「矽盾」更有瓦解之虞。绿营极力辩护,赖清德总统盛赞台湾产业实力「东拓」,并指外界疑虑为「无谓的批评」,民进党更痛批在野党操作「疑美论」。但民进党各种辩护的动机,究竟是单纯的「亲美」考量,还是有其他因素,值得讨论。

新闻评论/亲美?利美? 沈伯洋收巨额捐款帮谁办事

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证明赖政府无法守护国家利益与台湾企业。民进党捍卫自身立场、遮掩执政无能,本不足为奇;然像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沈伯洋宣称「没有美积电疑虑」,却格外引人瞩目。原来沈伯洋近来被爆疑似在美国曾持有豪宅,其成立的「台湾民主实验室」,近年接收大笔美国、英国政府和民间基金会捐款,总额可能超过5000万台币(约152万美元),因此其谈话到底是为维护谁的利益,也遭到质疑。

台湾民主实验室立场鲜明,聚焦「反中认知作战」。如果是从台湾利益出发,力主抗中保台,尽管有意识形态对立问题,或任意将「反对民进党」与「疑美者」抹红的行径,但终究属于政党竞争和言论自由范畴。然收受外国大笔捐款,主事者又出任民进党不分区立委,就非单纯「政党立场」可解释。例如台湾民主实验室获得美国政府补助的一个计划,内容是要「影响外国公众,扩大加强支持实现美国外交政策目的,促进(美国)国家利益」;亦即台湾民主实验室是为「促进美国利益」而获得补助并执行相关计划。这不只是「亲美」,而是「利美」,或为美国所用。

近年来,在民进党亲美政策指导下,台美看似利益一致;在绿营论述里,符合美国利益就是符合台湾利益,质疑美国则被认为是「疑美者」,甚至被「沈伯洋们」曲解为「中国的在地协力者」。但国与国之间有竞争、有合作,有零和、有双赢,本就不可能永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当利益相同时「亲美」,但利益冲突时,又该当如何?

台美间国家战略和利益冲突事件,过去例证不少。最为人所知者,莫过民国77年(1988年)的「张宪义叛逃」事件。当时台湾在国家安全战略考量下,秘密发展核武,但在接近研发成功阶段,时任中山科学研究院核研所副所长的张宪义却叛逃至美国,并将台湾研发核武的机密全部提供给美国,最终使核武研发计划胎死腹中。原来当时张宪义已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吸收。张宪义以美国的利益为利益,却违背台湾利益。

台湾民主实验室收受美国巨额捐款,已经让沈伯洋的「亲美」和「反疑美」立场受到质疑;如果在台湾与美国利益冲突时,沈伯洋会优先考虑谁的利益?尤其沈伯洋担任立委后,一直在外交国防委员会,近日更在民进党总召柯建铭护航下,成为外交国防委员会召集委员。比起当年的张宪义,沈伯洋所能接触的国防机密、所能影响的国安政策,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亲美」与「利美」之间,界线也变得更加模糊。

美国对台湾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认清的事实是,美国守护的是自己的国家利益;最近台积电赴美扩大投资,更说明美国的利益不等于台湾的利益。从国安法、政党法、人团法、政治献金法等,台湾均对外国政府、团体企图影响内部政治持戒慎恐惧态度;游说法更明定国防外交事务为「外国游说所不许」。但民进党政府一方面严格管控大陆金钱介入,另一方面却让获美资助、「实现美国外交政策目的」者成为国安要角,如果这不是国安隐患,什么才是国安隐患?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10764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